欢迎访问!详细介绍各类轻质隔墙板的优势和不足让您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网站地图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手机:15515532955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预制混泥土双面隔墙板

发布日期:2022-12-11 23:07:17 浏览次数:

预制混泥土双面隔墙板

按使用功能分为内墙板和外墙板两大类。
①内墙板。有横墙板、纵墙板和隔墙板三种。横墙板与纵墙板均为承重墙板,隔墙板为非承重墙板。内墙板应具有隔声与防火的功能。内墙板一般采用单一材料(普通混凝土、硅酸盐混凝土或轻集料混凝土)制成,有实心与空心两种。
②外墙板。有正面外墙板、山墙板和檐墙板三种。正面外墙板为自承重墙板,山墙板与檐墙板为承重墙板。外墙板除应具有隔声与防火的功能外,还应具有隔热保温、抗渗、抗冻融、防碳化等作用和满足建筑艺术装饰的要求,外墙板可用轻集料单一材料制成,也可采用复合材料(结构层、保温隔热层和饰面层)制成。
生产工艺

 在已制作好的模具内进行加工预制混凝土墙板,可分为清理模板、涂隔离剂、模内布筋、灌筑混凝土、振动成型、养护、拆模、检验、成品堆放和运输等工序。其方法有平模生产和立模生产两种。按生产工艺分为台座法、平模机组流水法、平模传送流水法和成组立模或成对立模法四种。
①台座法。墙板在一个固定的地点成型和养护。布筋、成型、养护和拆模等工序所需的一切材料和设备都供应到墙板成型处。
②平模机组流水法。墙板在若干个工位上制造,当在一个工位上完成一道或数道工序之后,利用起重运输设备把墙板运至下一个工位。由于每一个工序没有固定的停留时间,因而也没有固定的生产节拍。
③平模传送流水法。把生产过程分成若干工序,每个工序顺次地在生产线上的一个固定工位上进行,被加工的墙板按一定的时间节拍在生产线上顺序地向前移动。
④成组立模或成对立模法。墙板在垂直位置成组或成对地进行生产。通过模外设备进行振动成型并采用模腔通热,进行密闭热养护。这种方法所需时间短,占地面积小,生产效率高,但只能生产单一材料的墙板。

预制隔墙板怎么安装

 (1)工艺流程:
    安装就位→检查、校正→支撑、加固→焊接、固定→捻缝
    (2)安装、就位:
    预制隔墙板有两种安装、就位方法:
    1)扣楼板前将隔墙板随吊随安装,即每吊一段随之进行安装、焊接、固定。
    2)按结构设计图纸,对本楼层隔墙板型号的要求,在扣楼板之前,先将本楼层所需要的隔墙板,分别吊放在安装部位的房间内,靠墙立板倾斜度为15°左右,支垫平稳,待以后人工进行安装。
    (3)检查、校正:隔墙板吊装就位时,安排好吊装顺序,认真核对型号,防止发生安错板号的现象。安装时按照楼面上已经弹好的位置线摆放楔子,放稳墙板,用卡具在吊环部位对墙板作临时支撑、卡定。复查安装位置,拨正偏差,用托线板作垂直校正。
    (4)支撑、加固:隔墙板的位置、平直校正以后在吊环部位加支撑。将板下端的楔子背紧,防止位移、歪斜。板下缝高度以20~30mm为宜。严禁将隔板直接座落在楼板上千摆浮搁而不加任何处理。
    (5)焊接、固定:隔墙板就位,校正稳妥以后,将隔墙板上的铁埋件与结构墙体上(或隔墙板之间)的埋件用连接钢板焊接牢固。连接钢板必须作三面围焊,钢板埋件不得凸出结构墙面。
    (6)捻缝:隔墙板安装、焊接稳妥之后,四周边的缝隙均用1:2.5水泥砂浆捻塞密实,缝宽大于30mm时用C20豆石混凝土填塞、捻实。当板缝砂浆具有一定强度以后退出楔子,将楔孔填实。板缝砂浆应做到密实、平整、阴角顺直,以利装修。

预制隔墙板有哪些好处

外呼不过就是保温,防火,防水,防潮,隔热,抗冻,防震,施工快,方便安装等

预制钢筋混凝土隔墙板安装工艺标准有哪些

一,材料及主要机具: 1 预制钢筋混凝土桩: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 2 焊条(接桩用):型号、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一般宜用E4303牌号。 3 钢板(接桩用)

混凝土轻质隔墙板多少钱一平方

轻质隔墙体材料是最最新研发出来的一种环保型的墙体材料,质地轻盈,防水防火的性能都很强,是目前,国家大力鼓励和推广的新型环保材料,轻质隔墙体根据不同的原材料可以分为:、硅镁轻质隔墙板 ALC轻质隔墙板、FGC轻质隔墙板、、石膏轻质隔墙板、复合轻质隔墙、GRC轻质隔墙板,其中GRC的轻质隔墙板建筑时最为常见的轻质隔墙体。轻质隔墙体采用的原材料是不相同的,因此,价格也不同 1、GRC轻质隔墙板参考价格:65 [㎡]  2.轻质隔墙板(ALC板)参考价格:70.00元 /平方米  其他轻质隔墙体价格都是从40-100元/平方米不等 以上价格仅供参考,价格还是要根据你选择的型号不同,价格差异也是大,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谢谢。

预制双面叠合剪力墙(双皮墙)体系

01   双皮墙体系简介
 
预制双面叠合剪力墙(双皮墙)体系作为一种新型住宅结构体系,由叠合板式剪力墙和叠合板式楼板作为主要受力构件,属半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制叠合剪力墙由格构钢筋拉结两侧预制墙片,然后在空腔内现浇混凝土形成整体。其格构钢筋包括三根截面呈等腰三角形的上下弦钢筋和弯折成型的斜向腹筋。后浇混凝土和预制混凝土墙片整体受力,共同承担外部荷载。
 
在工厂生产预制构件时,设置桁架钢筋,既可作为吊点,又增加平面外刚度,防止起吊时开裂。在使用阶段,桁架钢筋作为连接墙板的两层预制片与二次浇筑夹心混凝土之间的拉接筋,可提高结构整体性能和抗剪性能。同时,这种连接方式区别于其他装配式结构体系,板与板之间无拼缝,无需做拼缝处理,防水性好。利用信息技术,将叠合式墙板和叠合式楼板的生产图纸转化为数据格式文件,直接传输到工厂主控系统读取相关数据,并通过全自动流水线,辅以机械支模手进行构件生产,所需人工少,生产效率高,构件精度达毫米级。同时,构件形状可自由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模数化限制”的问题,突破了个性化设计与工业化生产的矛盾。 02   双皮墙技术指标
 
叠合剪力墙结构采用与现浇剪力墙结构相同的方法进行结构分析与设计,其主要力学技术指标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相同,但当同一层内既有预制又有现浇抗侧力构件时,地震设计状况下宜对现浇水平抗侧力构件在地震作用下的弯矩和剪力乘以不小于1.1的增大系数。高层叠合剪力墙结构其建筑高度、规则性、结构类型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等规范标准要求。结构与构件的设计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等现行国家、行业规范标准要求。 03双皮墙体系适用范围
 
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的多层、高层建筑,包含工业与民用建筑。除了地上,本技术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防水性能,还适用于地下工程,包含地下室、地下车库、地下综合管廊等。 04   双皮墙与普通剪力墙区别
 
 ✍ 竖向连接方式 :普通预制剪力墙,在工厂预制好墙体,现场通过向预留的注浆孔灌注混凝土,将已经建好的墙体和工厂预制的墙体连接成一个整体;预制双面叠合剪力墙的竖向连接则是通过空腔内插筋,然后向空腔内浇筑混凝土,将上下墙体连接成整体。预制叠合剪力墙的竖向连接方式增大了结合面,连接方式很可靠。 ✍ 安装速度与难度 :预制双面叠合剪力墙由于其空腔内的尺寸比插筋所需要的空间尺寸大很多,因此在安装过程中更便于施工。由于普通预制墙体的套筒直径较小,调整空间相对有限。在相同时间的条件下,安装叠合板式剪力墙的数量将会是普通预制剪力墙的两倍。 ✍ 施工质量可靠程度 :普通预制剪力墙竖向连接方式基本都是采用灌浆套筒连接,现在对于灌浆套筒连接方式的检测手段还不太成熟,难以去判断灌浆料是否注满空腔,难以保证施工的质量。而双皮墙的空腔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可以保证灌浆料注满空腔,保证施工的质量。 ✍ 构件重量 :预制双面叠合剪力墙由于有空腔的存在,同样宽度和高度的墙体重量要比普通剪力墙轻 1/2 左右,所以更方便于现场吊装。可以选用更小的塔吊进行吊装,并且在同样重量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更大的预制墙体。 ✍ 构件重量 :预制双面叠合剪力墙由于有空腔的存在,同样宽度和高度的墙体重量要比普通剪力墙轻 1/2 左右,所以更方便于现场吊装。可以选用更小的塔吊进行吊装,并且在同样重量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更大的预制墙体。 05 双皮墙体系设计要点
 
 ✍ 墙体尺寸 :叠合墙体总厚度=墙体单页厚度*2 + 空腔厚度,其中,内外页预制墙体单页厚度 ≥ 50mm,空腔厚度 ≥ 100mm。因此,叠合墙最小厚度为 200mm。空腔厚度主要由水平抗剪计算确定,但也不宜过小,因为过小的空腔会导致混凝土振捣质量不易控制。 ✍ 混凝土要求 :叠合剪力墙由于桁架筋的存在,会对混凝土振捣产生一定影响。为满足振捣要求,叠合墙空腔内混凝土需要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或采用最大粒径小于 25mm 的混凝土。 ✍ 螺栓孔 :叠合墙由于内外页厚度只有 50mm,在浇筑空腔混凝土的时候,为避免将内外页墙涨裂,需要根据浇筑混凝土产生的压力设计螺栓孔,便于穿螺栓施工。 ✍ 墙体竖向连接设计 :叠合墙竖向连接钢筋截面需要满足接缝处水平抗剪的要求,这是由水平抗剪计算确定的。竖向钢筋需要与内外页墙留有一定间距,以保证钢筋的握裹力。 ✍ 墙体水平连接设计 :叠合墙与现浇墙通过预制墙内伸出的水平钢筋连接成为一体,此种连接方式保证即使内外页墙没有被桁架筋连接牢固也能使内外页墙很好的与现浇墙连接为一体。有些地区通过空腔内设置短钢筋与暗柱连接为一体,此种方式施工更方便,但是对构件生产和施工都有较高的要求。 ✍ 上下预制墙的间距要求 :叠合墙的上下墙之间墙间距不小于 50mm。

查看更多 >>

推荐阅读